请国内综艺都按这个标准卷起来好么?! 大噶看了今年的国综天花板「美好年华研习社」没?(又是被名字耽误的神作 豆瓣评分8.7、场景布局都很美,用嘉宾的话说就是「能直接搬上春晚」的节奏! 不再是批量生产的抓马恋综、刻意营造现闲适却慢不下来的慢综艺;而是科普历史知识、探索古典美学的综艺秀。 从用心度和创新性来说,都值得给个大拇哥 全员真唱、无提词器(虽然这才应该是正常的,但数字台词普及化的现代,好多艺人都因此不敢接这个综艺… 每期都是不同的主题:文化、美妆、舞蹈、陶瓷等等,单个人物的剧本都有可能打磨2个月… 最会玩的是,重新解读那些具有历史中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打造古代女性新群像。 乐妓薛涛是初代带货女王?恶女孙寿甩鞠姐8条街的美妆博主?黄月英是典型的理工女、发明专家,而不是诸葛亮背后的女人? 拨开讹传,让这些古代女性更真实、更丰满、更鲜活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话不多说,跟着小羊来接受这场中式美学盛宴的洗礼吧 中国古典文化的“守”: 服饰、妆造、舞蹈中见美 节目每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阐述从秦汉到明清最宝藏的文化及美学成就;每期选择2位当时的宝藏历史女性展开。 衣食住行,衣排第一。 第一期由汉服作为秦汉美学的切入点。 中国有礼仪之大,谓之华;有服章之美,故称夏。豪不夸张的说,服饰美学,占据了华夏文明的半壁江山, 穿着时也极为讲究、要合乎礼法。 步从容、立端正,彰显气定神闲之美;不同身份、不同场合,也有不同的着装要求。 最常见的平民汉服是“交领右衽”的结构,甲骨文中的“衣”也能反映这个形态。 袖长回肘过腕最能彰显潇洒风姿;到了西汉中后期,更是流行起了细腰大摆。 劳作时为了方便则着上衣下裤的“竖褐”。 贵族女服最常见的是上衣下裙的“衣裳制”、类似连衣裙的“深衣制”。 上衣用布4幅,寓意四季;下裙用布12幅,象征12个月份。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也是「天人合一」礼法制度的证明。 男人汉服颜色相对较少、儒雅中正,多以配饰点缀、彰显不同; 官员则更有多种款式的冠来进行身份区分。 祭祀时则有颜色礼仪,春天着青色,叫做「孟春青」;夏天穿「立夏赤」、冬天穿「孟东黑」。 秋天则以立秋为界,前18日穿「孟夏黄」、后穿「孟秋白」。 真真儿地把仪式感刻进了骨子里。 通过汉服的形制秀我们发现,汉服古朴雅致,即使是皇后的衣服,远远看去也有点“朴素”。 这是因为,相比张扬的颜色、款式,汉服更重材质、形制、纹样、绣工,近看自有惊人乾坤。 因为汉朝的刺绣和丝织工艺在世界上都遥遥领先,所以留下的纹样也是数不胜数。 羊最爱的是「信期绣」,纹饰的长尾小鸟,代表定期北归的燕子,寓意相思、等你归来。 不着一字、爱意满屏,古人也太浪漫了叭! 剩下的纹样,也皆有美好寓意,例如祝愿福寿绵长的长命纹、辟除不祥的茱萸纹、有保护神之意的四灵四兽纹… 对应位置依次为:杯纹、长命纹、云气绣、茱萸纹 茱萸纹、龙凤虎纹、当卢纹、孔雀纹 形制上除了常见的直裾、还创造性地制成了曲裾。 古人多重工整,能创造并欣赏这种不对称之美,实属先锋了。 据说赵飞燕那条带有绉褶的留仙裙,则是后来百褶裙的雏形。 美是整体的产物。有了服饰,自然也不可少美妆。 到了汉代,妆品的安全性已经有了大幅提高。例如腮红,由重金属成分变成红蓝花中的天然色素。 又因为红蓝花来自焉支山,所以“胭脂”就此得名。 此时的妆容潮流由孙寿引领(这姐会在第二趴详细讲,主要的样式是愁眉、啼妆、堕落髻,营造楚楚可怜之态。 这不就是柔弱版纯欲妆么?鞠姐看到都要哭着学! 而且有了这些思路的启发,后世女性才能不固守在既定框架里,进行大胆的沿袭和二创。 到了唐朝,已经出现了“口黑”。 唐朝在啼妆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于脸颊处画3、4道胭脂模拟血痕,名为「血晕妆」。 除此之外,还有花钿、斜红,已经超乎妆造的范畴,而成为一种艺术。 愁眉也被沿用,后面更是开创了多种眉形,每天换一周都不带重样的。 妆造为人添“色”,舞蹈则让女性焕发出迷人之“姿”。 飞燕可做掌上舞,大抵只是因身形瘦弱而起的谣传;但她独创的踽步舞确是打遍舞坛无敌手。 15岁时就将汉乐舞推上庙堂,以一己之力缩短了汉代宫廷舞蹈和民间艺术的距离。 到了大唐经济繁荣,舞蹈音乐更是发展迅速。甚至出现了皇家音乐舞蹈戏曲学院——梨园,男女艺人众多。 甚至还有“练习生”制度。 舞蹈在此也有了分类,婉转多姿、节奏舒缓的为软舞; 节奏欢快、洒脱奔放的为健舞,公孙大娘的剑舞、西域引入的胡旋舞,就是如此。 除了平和优雅之美,节目中也呈现了战争之下的悲怆美学。 用战马、铠甲和楚霸王项羽生死相随的28骑将士,让人们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对于战争中奉献自己的女性,则用写意注入坚韧。 木兰穿着铠甲隔着时光和女儿妆的自己对望。 虞姬作为火神祝融的后代,换上一袭红衣放弃苟活,化作太阳、化作烈火,极具悲壮、凄美。 正史中的虞姬,记载不过短短几十字。但也正因“不详”,留下了更多的创作空间,成为后世心目中的BE美学缪斯。 谁看完不说一句:中式美学就是坠叼的!! 中国古典文化的“攻”: 剥去偏见、从古代奇女子中见“韧“ 如果说关于文化的呈现,是保留了形;而对那时代表女性的研究,则是为古典文化的展现注入了魂。 隔着历史的尘埃,她们实在太容易被误读、敛去光芒了。 比如被说残害子孙的赵飞燕,据历史学家考证不太可能;极有可能得罪了权臣王莽而被喷的脏水。 误会一:孙寿是无恶不作的恶女 孙寿,是东汉奸臣梁冀之妻。她被列为恶女主要有3点:善妒、打小三、不劝自己老公做个好人。 虽然她跟着一起享受腐败是不对,但也着实没到万恶不赦的地步。 而且作为初代美妆博主,她的贡献是不可抹去的。前面说的胭脂,就是她制作的。 除了妆容,她还将自己对美的细致到表情及姿态管理。龋齿笑,折腰步,这不就是现在的捂嘴笑和猫步嘛!氛围感狠狠拿捏 误会二:薛涛是苦苦等待着元稹回应的恋爱脑 薛涛身逢乱世、家道中落,由大小姐坠入乐籍。人们提起她想到最多的,就是和元稹恋爱3个月、念念不忘20年的故事。 好像她就是一个痛心泣血、只能苦苦等待的弃妇。 其实上,人家创业搞文创,是妥妥的潮牌主理人&带货女王。 薛涛笺大家知道吧?颜色缤纷,小小一张、方便携带,诗人们随身携带记录灵感;发展到后面唐朝的公文都用薛涛笺来写… 放在现在就是皇室御用文具品牌惹。 而且她设计和推荐的口脂、斜挎包、帽子,也会大受欢迎。 财务自由之外,事业、社交也没得落下。 是新乐府的主导人,著有「锦江集」,约有将近600首诗留下;当时的名流诗人,来四川都会拜访她。 有钱有事业有名望的薛涛,会苦苦留恋一个元稹? 在羊看来,薛涛写给元稹的诗,更像是一种旗帜鲜明的喊话,坦坦荡荡地表达喜欢,但不去骚扰干涉别人。 这种敢全盘托出爱恨情仇的坦荡,不就是独立女性么! 误会三:女人互不相容、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是政敌 世界上最大的误会就是「女人容不下女人」。 一个是武帝最宠的女儿,一个是武帝极为信任的女官,后人早就脑补了N多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的撕X大戏。 而上官婉儿的墓被发现后,所有的揣测都被打破!因为墓葬和墓志铭是太平公主一手包办的! 她们不是政敌,而是深闺好友。 在墓志铭中,她否认了上官婉儿想要篡权的野心。 太平公主最终也因为谋反被刺死,将李隆基扶上皇位的她,真的会那么做么?她为上官婉儿讲的话,是否也能看做为自己的辩解呢? 误会四:黄月英是“大哥”诸葛亮背后的贤惠丑女人 黄月英一直被认为是诸葛亮背后的陪衬,实际上,黄月英的父亲,是三国时期的名士,是真正的大小姐,而诸葛领那时还躬耕于南阳。 按现在的话说,哥也就是一上门女婿。 丑则是黄父认为诸葛亮非池中之物,故意说女儿丑拿来试探他的:只看脸的不配当我女婿。 而且据说黄月英的小名叫「阿楚」,方言发音同「丑」,因此误传。 不同于古代大小姐琴棋书画的艺术生,孙月英是一个理工女,没事就爱捣鼓发明:木牛流马、做菜机器人、水车、诸葛弩… 她的一生,不是贤惠可以概括的,而是和丈夫一起成长,创造更好的世界。 古为今用、拆解重构、赤诚之心 让传承变成传播 这部节目为什么能打败市面上的一种溯源节目?羊想,是真正想要弘扬中华古典美学的赤诚之心。 节目中会请大量的老师、专家来把关,做妆造、做科普;参考了大量出土文物去定制。 同时也加入了自己的思考。比如讲到唐朝的留守商妇刘采春,她的身份是一个民间歌手。 于是在她的妆造中加入了鸟冠,鸟冠兴起于唐,专门给歌姬、舞姬佩戴,所以用在她妆造中显然是合适的。 具有科学精神的黄月英和诸葛亮的会面,则被打造得像高知博士在相亲:你在那些期刊上发表过文章,影响因子是多少? 非常机敏可爱。 在具有反叛精神的李清照被家暴时,用电子乐及带有愤怒感觉的街舞。 在文化的传承中,又加入自己的新见解。 就像洛神赋的长卷,先是顾恺之作了画,再有书法家题了字、后有乾隆皇帝盖了章,现在我们凭着想象又加了一笔。 有守有进、代代相承,可能这就是我们坚守文化的意义吧。 “美好的东西从不久留,是的。 但我们一代一代接力试试看。” PS:篇幅有限,还有很多精彩内容没有放上,大家剧荒的时候真的可以一看! 大午号 http://www.dawu.com.cn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