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情测报灯 看惯北京如今的繁荣富强,很多人会好奇在新中国成立伊始,北京是怎样一副面貌呢?虽说有一些影视作品,也曾向我们展示了新中国成立时的北京面貌,但是那毕竟是影视作品,肯定是要加入必要的艺术手段。那么到底有没有新中国成立时期的纪实录像呢?其实还真有这样一段被封存了70年的画面。当时是斯大林亲自派人到我国为我们拍摄的,真实地展现了1949年首都北京的风貌,将革命胜利的画面也彻底定格在了胶片上。 要知道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彩色胶片还是非常珍贵且罕见的,当时我国并没有这样的技术。所以为了留住这难忘的一幕,还是苏联的摄影师用彩色胶片为我们拍摄的。在这段珍贵的影像中,有很多古老的城楼已经被拆除,还有百姓们在天安门城楼前的金水河上悠闲地钓鱼。看得出来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虽然不发达,但是人们生活的却十分悠闲自在。 在这段珍贵的影像中,一开始便给我们展示了一段航拍的镜头。要知道当时并没有无人机,想要实现航拍的效果,只能由摄影师坐在飞机上低空拍摄。所以即便当时民间有摄影技术,也是无法实现这种航拍的效果。对于当时的摄影界来说,摄影师乘坐飞机低空拍摄可是一种非常前卫的视角,他们以这样的方式帮助我们留住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首都的百态。 众所周知,北京曾是明清两个朝代的国都,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文化珍宝。而且在民国时期还有一段时间被改称为北平,那个时期北京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所以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党一直十分关注北京的特殊地位,无论如何是不能让北京再次遭受战火的涂炭。因此当时中央派出了使者多次与傅作义进行谈判,最终才得以让北京和平解放,保住了数百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北京全面解放之后,人民群众很快便恢复了正常生活,大街上再次恢复了人来人往的繁荣,而且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从这段珍贵的影像中,我们还能看到北京街上的很多店铺门口都悬挂着五星红旗,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格外引人注目。很快路边一个表演三节棍的老人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老人虽然年纪不小但是精神状态却出奇得好,而且身体的协调性也非常好,真的是老当益壮。 老北京的街头上除了有武术表演外,还有戏班、拉洋片这些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在那个没有手机、平板的年代,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艺术,是人们重要的娱乐方式,而且也深受当时小朋友的喜爱。不过小朋友最喜爱的还是吹糖人,吹糖人的师傅能够捏出各种不同的造型,引得小朋友们一阵又一阵的欢呼。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主要的出行方式还是靠走路、骑车这些方式,当时小汽车还是非常少见的。很快镜头中一座建筑破旧的外墙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似乎与我们印象中的北京很不相符。其实北京作为数百年的古都,有破旧的城墙一点也不奇怪。只是在新中国即将成立之前,北京市政府连夜对天安门城楼的主要城墙进行了紧急修葺,才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当然,这段珍贵的影响反映的只是当年北京的冰山一角,当年的北京故宫还是皇宫禁地,普通百姓根本是不能涉足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故宫很快便对外开放,成为北京一个特别的景点,只要大家买票便可以入内观赏。经过长达几十年的发展,北京早已经成为高楼耸立的现代化大都市,如今再看当年的影像,还真的让人感叹发展速度真是惊人。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