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互动网 2022-10-26 450 10

隐入尘烟最大的讽刺是最后那句暗含马有铁跟着侄子去城里生活的话

电影《隐入尘烟》最近闯入很多人的视线,最吸引人的文案大概是这两句:

“钱都流向了不缺钱的人,爱流向了不缺钱的人”“他这辈子吃的第一颗鸡蛋是为了压下农药的苦”“全剧不提一个爱字,却爱的深入骨髓……”“马有铁死在了他什么都有的时候……”

个人也是被这文案吸引去看的电影,看到文案的时候,就觉得会很催泪,问男朋友,生活已经这么苦了,为什么我们还要去看这种电影,他说,是为了找一些共鸣,在共鸣里,找到咬牙坚持前进的动力。

我们两个都是90后,土生入长的农村人,假期也会回家收麦子,收玉米,拾棉花,摔花生……

去年大雨,一直到了十月底玉米地里都还是水,家里的玉米没法用机子收割,都是穿着胶鞋走在深秋的冷泥水里,一个个的掰下来,然后背上车的,我们这边很多民警还去县城周边帮农民抢收了。

有人说海清演农民不像,那大概是没怎么下过地,又或者身体真的很棒,我是身体很怂的人,小时候因为住宿三周才回家一次的缘故,农活干的不算多,暑假才有机会帮忙,最开始下地帮忙,前三天我还是个活生生的人,第四天,我就真的是在地里爬了,比桂英这个残疾还狼狈,然后再熬几天,撑过去就好些了,但每天也累的回家躺床上不想动。

农民这一生,很努力,如马有铁和桂英,面朝黄土背朝天,天降大雨天大旱决定了我们一年的收成,每天也是早出晚归,农田里稍微空闲,农民便想出去打个零工,但因为周期短,文化程度不高,能做的,只有苦力劳动。

农村人这一生,不努力的,有几个呢?但能真的有钱的,又有几个呢?虽许多不如马有铁和桂英这般太狼狈,但,好几分也有限。

一辈子的积蓄,给儿子买房也只能在三四线的地方付个首付。

所以当有专家建议让农村人都住在城里的房子里,开车回家务农的时候,才会让人觉得讽刺。

而隐入尘烟最后的结局,对比文案里压下农药的苦,更让人觉得讽刺。

马有铁在桂英走后,提前收割了粮食,去还了租地钱,化肥农药等赊账的钱,土豆也给了磨坊,借的十个鸡蛋也换了,老实人便是这般,一旦有了钱第一时间便会还账。

他放生了他精心饲养的驴,撕下了墙上无论搬家到哪里都要贴着的喜字,吃了桂英准备给他送的鸡蛋,床头的桌案上摆着农药,躺下之后拿着桂英用草编的驴。

他饲养的猪在结局是瘦条条死了的……

但即使这样,最后结局,却说,马有铁被侄子接走过上了新生活。

看过电影的人对于结局有很多猜测,无论哪一种,都很讽刺,最讽刺的,是为了能过审,懂得都懂。

第二个猜测讽刺在于,即使马有铁都死了,他的侄子为了一万多拆迁款说把他接走照顾了,最后了,都将人性的自私拆的淋漓尽致。

第三个猜测,就是说马有铁还活着,就是跟着侄子去了城里,一个除了种地什么都不会的人,去城里住侄子家,干什么?住儿子家都指不定被嫌弃吧?何况,马有铁本就是被村子里排挤在外的人,多孝顺的侄子能把他接走照顾?人家自己有手有脚的,为什么不在生长的这片土地上,自己盖得房子里,有桂英生活痕迹的地方,自己养老?

马有铁若是活着,自己辛辛苦苦和桂英盖的房子,他怎么会允许被推?他的猪,怎么会被饿死呢?他可是连燕子都舍不得扔,而且之前房子刚盖起来的时候,有一段有人问过他要不要去城里生活,他是明确拒绝了的。

可能,对于看电影的人来说,真的觉得马有铁死了比苟活要轻松很多,所以,更倾向于死了的说辞。

马有铁在贫瘠中开出的那朵小麦花也没了,他希望的火灭了,那他们那朵小麦花,其实已经照亮了很多人,即使很穷,也要努力,毕竟,谁容易呢?又或者,有万一呢?


关键词优化 http://www.tongke88.com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互动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互动网 X1.0

微信扫描